胡波:美军为何急于在菲律宾部署陆基中导

2024-08-16

胡波: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特约专家、中国论坛特约专家,北京大学海洋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国际关系学院研究员

今年4月,美国在吕宋岛部署了“堤丰”导弹系统,用于参与年度美菲“肩并肩”和“盾牌”联合军演。该系统可发射射程约为450千米的“标准-6”(SM-6)超音速导弹和最大射程可达2500千米的“战斧”(Tomahawk)巡航导弹。这是冷战以来美国首次在亚洲部署中程导弹系统,且部署在“第一岛链”上的吕宋岛北部,其射程不仅能覆盖整个台湾海峡、吕宋海峡,还包括中国东部沿海绝大部分重要城市及军事基地。

640 (5).png

美国陆军“堤丰”导弹发射系统。

战略意义大于战术意义

2019年8月2日,美国正式退出《美苏消除两国中程导弹和中短程导弹条约》(INF,简称《中导条约》)。随后,美国陆军加快了陆基中导的研发及部署,至2023年底,美国陆军已大体完成了三个型号的研发:一是精确打击导弹(PrSM),这是一款从2016年开始研发的战术导弹,最大射程1000千米,用于替代现役的“陆军战术导弹”(ATACMS),可由“海马斯”或M270火箭炮发射,射程达500千米。二是“暗鹰”(Dark Eagle)高超音速导弹,由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生产,可通过发射车进行陆基机动发射,最大速度达17马赫,主要用于对高价值目标进行精确打击,预计射程超过2775千米。三是“堤丰”(Typhon)导弹系统,用于发射多用途“标准-6”地对空导弹或战斧Block IV/V巡航导弹,“台风”发射器将配备四个可重新装填的Mark 41垂直发射系统,与美国海军目前的舰载垂发系统相同。

在大国竞争加剧的背景下,陆基中导是美国防务部门战略焦虑的产物,被看作“多域战”概念下的重要打击手段。公开的说法是,美军希望通过在“第一岛链”附近的陆基导弹部署,来发展美国版的“反介入与区域拒止”战略,提高针对“中国威胁”的反应能力。此举在战略上有利于缓解美国国内的焦虑情绪,表明美国政府和军队在切实地为大国竞争做准备。就美军大体系而言,陆基中导解决的是“有无问题”,并且丰富了美军的中远程打击和投送工具。对于美国陆军而言,中导项目则是在亚太地区参与大国竞争的“救命稻草”,使其有机会在以海洋空间为主要竞争区域的亚太地区刷存在感。

不过,陆基中导不太可能在短期内进行大规模部署。要大幅增加陆基中导部署,五角大楼必须进行大额的预算增加或调整。在财政赤字不断加剧的情况下,美国国防预算已经“到顶”,今后的增量十分有限。而在大国竞争的背景下,美国各军兵种都在哭穷,要在它们之间进行大额预算调整并不现实。事实上,美国海军和空军一直反对中导项目,认为海基与空基的载具已经够用,陆基中导纯属“浪费资源”。虽然五角大楼支持陆军部署中导,每年也有数十亿美元的投资,但无论是相对于美军预算的总盘子,还是美国的整体军力,这只能算是象征性的,影响不大。

而且,对美军而言,陆基中导的性价比并不高。受导弹射程的影响,美国陆军需要在“第一岛链”同时部署中程导弹和远程高超音速武器,才能对中国构成实质性的打击威胁。而美国空军的隐身轰炸机凭借航程远和隐身等优点,可以从“第二岛链”、澳大利亚北部和印度洋上的迪戈加西亚基地,甚至美国本土起飞,实现其上述目标。同时,隐身轰炸机可通过空中加油扩大航程,从而能从不同方向实施打击。此外,隐身轰炸机可携带射程近、尺寸小、成本低、战斗部质量大的弹药,每次出动可打击多个目标。

美国海军的选择则更多,其日常游弋于“印太”海域的数十艘舰艇、特别是水下攻击型核潜艇,有充足资源进行中远程打击。更何况,陆基导弹的生存能力远不如海空基平台高。

受军政关系和美军内部竞争的影响,其各军种为了争预算,所谓的“重大变革”有很大的噱头成分和表演色彩,实际效果需要谨慎评估。围绕大国竞争叙事,美军各军种都在积极“讲故事”,凸显自己的存在、能力及潜力。比如,美国陆军的陆基中导项目,号称是应对所谓大国竞争的重要举措,但事实上,该项目增加的些许打击火力对改变中美在西太平洋上的力量对比影响微乎其微。美国海空军对此也是嗤之以鼻,认为海空军已有足够的投送平台和火力单元,且生存能力要远超陆基中导。

美国陆军为何要加快部署

因此,陆基中导将对中国产生一定的威胁,但不太可能对目前中美在西太平洋的力量对比态势造成实质性的影响。不过,此次美军陆基中导的部署速度仍超出了外界预期。

中远程导弹系统的发展是美国各军种部队现代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得各军种特别是陆军能够满足大国竞争,特别是“印太”地区大国竞争的需求。

陆基中导项目也是美军内部竞争的产物。加强远程打击力量建设已在美国国防部内部达成广泛共识,但美国各军兵种对于如何建设远程打击力量存在分歧。目前,美国陆军正在研发陆基中程、远程导弹,并计划装备在“印太”和欧洲地区的多域特遣部队(MDTF)。美国空军正在研制“B-21”新一代隐身轰炸机及机载弹药。美国海军和海军陆战队正在研制新型的舰载远程高超音速助推—滑翔武器和陆基中程导弹。这些项目之间存在竞争关系,各军种都有压力,陆军尤甚。

即便陆基中导对于美军和五角大楼而言战略意义大于实际意义,但对于美国陆军而言,却是关系到其未来角色和发展的“生死攸关”项目。2024年,《未来陆军建设相关规划》公布了美国陆军未来火力打击的核心力量,其中,陆基中导项目被寄予厚望,具体包括射程1000千米的精确打击导弹、射程500千米至1800千米的“堤丰”导弹系统和射程2775千米的远程高超音速武器。

此次美国陆军在菲律宾部署“堤丰”导弹系统有较大的偶然性和试探性。陆基中导的部署非常敏感,包括菲律宾、日本、澳大利亚在内的相关国家过去在部署美国中导系统问题上都非常谨慎。近来中菲关系因南海问题高度紧张,使得美国陆军有机可乘,借美菲联演之机实现了在“第一岛链”的临时部署,此举既是在试探菲律宾等国的反应,引诱或绑架它们“入伙”,也是在试探中国的反应。

美国在中国周边舞刀弄棒,加紧部署包括中导在内的各种先进武器装备,不断搅扰、恶化中国的周边战略安全环境,中方在加强军备方面和战略政治姿态上做出相应的反应和反制,是必要的。

本文刊载于《世界知识》2024年第15期


上一篇:吴士存:南海争端没有“快速解决方案”?“无法排除”武装冲突的可能?

下一篇:吴士存:南海“历史记忆”需要正本清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