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波:南海再次成为焦点,中国的政策真的变了吗?

2020-08-11

胡波:“南海战略态势感知计划”主任、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

11.jpg

近期,中国在南海的政策和行动颇令人关注。虽然中国认为自己的政策没有任何变化,大多是对其他声索国侵权行动和美国动向的反应,但国际上不少人士认为,中国正在利用新冠疫情的机会窗口进行新一轮“海上扩张”。以美国为首的部分国家甚至反对中国在南海的任何动作,将中国的任何行为都看成“南海帝国野心”的一部分。

真相究竟如何?中国的南海政策到底变了没有?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反差?

近半年多来,中国在南海的主动作为并不多,三沙市设区和公布南海部分岛礁及海底地理实体标准名称算是仅有的动作,时机肯定会令人遐想,但绝不可能是临时起意。这也是各声索国都在做的事情。

至于中国反对马来西亚新提交的外大陆架划界案,并由此卷入与越南、印度尼西亚和美国等国的照会战,中国“海洋地质8号”调查船到马租用的“西卡佩拉”号平台附近海域进行作业,其目的都是为了反制,而非主动制造事态。中国伏季休渔、辽宁舰编队巡航和西沙军演等,都是常规操作,每年也都会进行。当然,针对美军加大在南海的活动及威慑,中国人民解放军也相应加强了一些警戒和威慑性动作。

中国的南海政策显然并没有发生大的变化,外界的偏颇解读在很大程度上与以下因素有关:

一是美国“逢中必反”。近年来,美国越来越试图将南海问题纳入其对华大国竞争的战略框架,因此无论中国在南海做什么,美国都反对。甚至于,美国认为《南海行为准则》磋商将助长中国在南海的影响,因而对其原本支持的准则磋商也疑虑重重。为了制造纷争,美国国务院和国防部不断针对南海进行外交和舆论攻势,而这必然会毒化南海的和平稳定氛围。

二是其他声索国要价明显提高。2016年7月12日南海仲裁案裁决结果出台后,越南、马来西亚、菲律宾和印尼开始调整自己的政策,基本上否定与中国在南海中南部存在任何的划界争议。而在中国看来,这些争议由来已久,中国对南海仲裁案奉行“不接受、不参与和不承认”的三不政策,且国际上多数国家并不认可仲裁案的做法和裁决。如果有任何国家漠视争议存在,采取单方面侵权措施,中国不得不用行动来证明争议的存在。

三是国际社会过度聚焦中国。中国是大国,一举一动都是大新闻,这可以理解,但过度关注中国,容易造成视角的不平衡,从而导致对南海问题缺乏全面的认识。一直以来,即便是在新冠疫情期间,所有的声索方都没有停止在南海强化自己主张和声索的努力,但是,大家往往并不关注越南、马来西亚和菲律宾的动作。南海每天都会发生数起摩擦,而人们只聚焦与中国有关的,忽略其他不涉及中国的事件。例如,4月以来,越南渔船分别与中国、马来西亚、印尼和中国台湾地区发生了数起摩擦与冲突事件,但人们似乎只关注4月2日在西沙与中国的事件,对更为激烈的冲突事件漠不关心。4月19日,越南一艘渔船与印尼执法船在印马交界水域相撞,越渔民四人失踪。6月16日,马来西亚水域发生了一起越马执法力量对峙事件,马方进行了鸣枪警告。这些事件显然要比西沙撞船激烈得多,但却没多少人注意到,原因可能就是因为不涉及中国。

四是中国对海上事件披露的信息有限。出于传统习惯或希望“维稳”的中国式思维,中国往往并不重视对海上事件细节的披露,对外表态多以原则立场为主,只有宏大叙事,没有微观细节,这间接造成了中国视角和有效信息在国际社会的缺失。4月2日的西沙撞船和2月份对菲军舰所谓的“雷达照射”,都是典型的例子。中方相关官员明确告诉笔者,西沙撞船是越渔船滋事在先,而2月份的“雷达照射”完全是子虚乌有。作为中国学者,我很容易理解这其中的逻辑,但作为外国人估计就很难理解:“既然你有道理,你为什么不出来讲,为什么不公布证据?”中国不少官员可能尚未意识到这些细节对外披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对外界的反应也较为木讷。

在南海问题上,中国作为大国,理应肩负更大的责任。中国也确有不少值得批评和提升的地方,但要基于客观事实,不能为了反对而反对。

如果在南海问题上一味反对中国、孤立中国,必然会使得中国认为,“无论做什么,都无济于事,相关方也都不会认可”,这反而可能刺激其南海政策真的进行重大调整。


本文2020年8月8日首发于中美聚焦


上一篇:避免中美在南海发生谁都不想要的军事冲突

下一篇:师小芹:做好危机管控,应对美国南海“试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