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4月25日,《南华早报》网站发表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论坛特约专家周波的评论文章“World needs ‘no first use’ pledge by US, Nato and Russia to avoid nuclear war"。周波建议,若中美之间能够达成互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协议,不仅可以作为中美建立战略稳定的第一步,也能使美国、北约和俄罗斯之间更容易达成相关协议。为了让俄罗斯参与到“不首先使用”的承诺中,美欧跨大西洋联盟可以率先保证不对俄首先使用核武器。中国论坛受权翻译,以飨读者。
核武器的重要性又一次不言而喻。俄总统普京发出的核打击重磅警告,让人们感觉到现在讨论核裁军完全是徒劳的。可以想见,朝鲜是如何在为自己已经发展了核武器而庆幸。人们不禁猜测,下一个可能出现在亚洲或者中东地区的拥核国家究竟是哪一个。
我们正在踏入一个核丛林,在那里,一枚枚核弹如低垂的果实,诱人地摇曳着。但是,如五个核大国在一月份的联合声明中所誓言的,“核战争不可能赢,也决不能打”,那么一个现实可行的方法是,五个核大国保证不首先对对方使用或威胁使用核武器。
这对所有核大国来说都是可能的,因为这不会影响到它们的有效威慑力。自1964年引爆核装置以来,中国一直承诺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中国认为本国核战略和核政策是核大国中最为稳定、最为连贯且最可预测的。
美国总统拜登此前坚持,美国核武库的唯一目标是威慑,只在必要时才发动核攻击用于报复,该立场与“不首先使用”政策十分接近。不过上个月,美国国防部在其《核态势评估报告》中宣布,“只有在极端情况下才会考虑使用核武器,以捍卫美国或其盟友和伙伴的重要利益”,这与拜登之前的立场相比是一种倒退。
美国比任何其他国家都更有能力做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承诺,因为它拥有压倒性的常规军力优势。人们很难找出一个美国无法用常规武器完成的任务。
在西太平洋地区,中国人民解放军和美军常规军力间的差距正在缩小,但很难想象在潜在的冲突中,美国不得不首先对中国发动核打击。
最关心美国核政策的是美国的盟友,他们担心失去美国核保护伞后本国的安全。但基辛格常说:“大国不会为了他们的盟友而自杀”。
美国的盟友倒也不必担心。由于对任何美国盟友的核打击几乎必然会招致毁灭性的核报复,对手首先发动核攻击的概率很小。如果美国能与朝鲜谈判达成“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协议,反而可能阻止平壤进一步发展核武器。
相互确保“不首先使用”可以作为北京和华盛顿之间建立战略稳定的第一步。据报道,五角大楼担心中国的核武库到2030年可能增加两倍,达到1000枚核弹头。
就算这是真的,中国的核武器数量同美国相比也很小。要想达到核均势,中国必须大幅增加其核武器数量,或者美国必须将其核武器数量减少到中国的水平。这两种情况都不可能发生。
真正的挑战是如何让俄罗斯参与进来。1982年6月,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在联合国做出了“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承诺,那是由于苏联在与北约对峙的欧洲战场上,对自身的常规军力优势充满了信心。随着1989年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常规军力每况愈下,俄罗斯在1993年放弃了这一承诺。
如果俄罗斯认为其“先升级后降级”的战略阻止了美国派兵干预乌克兰,那么它需要三思。无论核武器看起来多有威慑力,美国也没有打赢越南、伊拉克或阿富汗战争。
核武器也没有帮助莫斯科降低乌克兰面对俄入侵时的强烈抵抗。相反,普京关于可能使用核武器的威胁,严重损害了俄罗斯的国家形象。在2018年的一部纪录片中,普京问道:“若没有了俄罗斯,还要世界干什么?”。可以反问一句:若没有这个世界,俄罗斯又会在哪里?
欧洲的安全取决于俄罗斯和北约是否能最终达成协议。美欧跨大西洋联盟可以单方面向俄罗斯承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俄罗斯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依赖核武器,但很难想象俄罗斯会对一个拥有30个成员国,其中还包括3个核国家的集团发动核打击。
2001年,中国和俄罗斯承诺互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也不将战略核导弹瞄准对方。如果中美之间能够达成类似的协议,那么美国、北约和俄罗斯之间达成协议将变得相对容易。
有一个值得借鉴的经验:1998年印度和巴基斯坦进行核试验后,中国和美国就两国核武器“互不瞄准”发表了一项联合声明,以示团结。这进一步促成五个核武器国家于2000年发表联合声明,宣布它们的核武器互不瞄准或不瞄准任何其它国家。
批评者可能会说,在未经核查的情况下互不瞄准仅有象征意义。但在核领域,如果这能使核大国对它国安全承担道义上的责任,那这种象征意义也是有用的。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承诺将是核裁军的巨大进步,它让人们相信,一个没有核武器的世界,无论多么遥远,终有一天会成为可能。
翻译:祖白地亚
核译:许馨匀 韩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