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洪君:中日韩三国关系的现状与走势

2021-11-05

于洪君:中国论坛特约专家、中联部原副部长、原驻乌兹别克斯坦大使

由于众所周知的地缘环境和源远流长的历史联系,互为重要邻国的中日韩三国关系非常密切也相当复杂。要了解东北地区的发展态势与安全形势,把握东北亚区域合作的潜力与前景,必须了解日本与韩国的发展状况以及中日韩三国务实合作水平,特别是政治关系走势。

(一)日韩两国的发展潜能与经济态势

日本作为东亚地区的岛屿国家,国土面积37.8万平方公里,人口约为1.26亿。作为世界公认的发达国家 ,日本不仅是联合国、世界银行、亚洲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贸易组织和七国俱乐部的重要成员,同时也是G20、APEC、东盟加中日韩10+3以及东亚峰会等许多区域合作机制的重要参与方。

日本自然资源匮乏,能源严重依赖进口,但发达的制造业早已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上世纪70-80年代,日本经济繁荣达到令人难以置信的地步,经济指数从1986年的13000多点,猛增到1989年的38957点。踌躇满志的日本人甚至扬言要“买下”整个美国。但进入90年代,日本经济开始大幅下滑。到2003年时,日本股值已不到高峰时的1/5,房地产价格跌到高峰时的1/3左右,经济增长率连续多年近乎于0。时到今日,日本仍在“经济低迷”中徘徊。但它仍然是世界第三大经济体,位列美国、中国之后。

韩国位于朝鲜半岛南部,面积10.3万平方公里,人口约5200万。上世纪60年代以来,韩国实行“出口主导型”经济战略,进入“汉江奇迹”增长期,迅速跻身于“亚洲四小龙”之列。自80年代起,韩国逐步放宽外商投资限制,经济发展持续加快。进入90年代,韩国加入了经合组织和世贸组织,积极在APEC、10+3、东亚峰会等多边机制内活动。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韩国经济进入中速增长期。政府不断加大引进外资力度,产业转向以制造业和服务业为主。半导体、汽车、造船、钢铁、化工、机械、纺织、化妆品等许多产业进入世界10强。2008年后,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韩国经济下滑。政府采取大规模财政刺激政策,促使金融市场逐渐回暖。2020年,受新冠疫情冲击,韩国经济增长率为-1.0%,但人均国民收入仍有3.18万美元,GDP总值为1.63万亿美元。今年7月,联合国贸发会议正式认定韩国为发达国家。 

(二)中日韩三国的经贸关系与人文交流

日本目前是中国第四大贸易伙伴国,居美国、欧盟、东盟之后。如就国家而论,日本是中国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据日方统计,自2007年起,中国一直是日本最大的贸易伙伴国。

中日两国资金合作,主要表现为日元贷款和日方无偿援助。自1979年起,中方开始使用日元贷款。2007年12月,两国签署日本对华最后一批日元贷款换文。日方累计向中方提供贷款约33164.86亿日元,用于255个项目。中国接受日本无偿援助,截至2011年底,共为1423.45亿日元,用于环保、教育、医疗等领域148个项目。

中日两国早在建交前即开展起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交流,这些文化交流为两国邦交正常化做出了重要贡献。1979年12月,中日签署文化交流协定,双方人文交流呈现官民并举、全面推进的新局面。近年来,双方在商业展演、音乐影视、动漫游戏等新兴产业的交流与合作不断拓展。2017年,中日人员往来超过1066万人次,两国缔结友好城市253对。日本成为中国最重要的文化贸易伙伴之一。

1980年中日签署科学技术合作协定,正式建立政府间科技合作关系,多形式多渠道的科技合作格局很快形成,应用技术合作尤有成就。1994年,双方签订政府间环保合作协定,2007年发表进一步加强气候变化科技合作联合声明,2018年签署建立创新合作机制备忘录。现阶段,中日科技合作主要包括:根据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开展的合作、两国政府部门的对口合作、通过日本国际协力机构开展的技术合作,此外还有政府间和平利用核能合作。双方同意建立跨部门“中日创新合作机制”,促进产业创新及知识产权合作。

目前,韩国是中国第四大贸易伙伴和第三大进口来源地。中国是韩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和最大投资对象。双边贸易额1992年为50.3亿美元,2004年达900亿美元,增长近17倍。近年来,两国贸易产品逐渐以高附加值产品为主,电脑等IT产品占据两国进出口商品的第一位。双方确定的2008年贸易额达1000亿美元的目标,2005年提前实现。2012年5月,中韩开启自由贸易协定谈判, 2015年6月,双方签署协定,同年12月20日正式生效。2019年初,中韩自贸协定开始实施第五轮产品降税。截至2018年底,韩国对华实际投资,累计为770.4亿美元。中国对韩实际投资,累计为76.4亿美元。韩国是中国第二大外商直接投资来源地,中国是韩国第二大海外投资对象国。双方金融合作,也有一定进展。

中韩两国文化交流与合作,主要得益于1994年两国政府签署的文化合作协定。根据该协定开展的多层次、多渠道、多样式文化交流活动轰轰烈烈。2004年底,世界上第一个孔子学院和亚洲第一个中国文化中心,在首尔挂牌。2004年,韩国有2.3万人参加了汉语水平考试(当年中国境外参与此项考试的共有3万人)。专门播放中国节目的电视台,受众如潮。2004年,中韩人员往来突破340万人次。2018年,中韩人员往来多达947.1万人次。截至当年底,韩国在华留学生约6.7万名,中国在韩留学生6万人。韩国共有23家孔子学院和5家孔子课堂。双方建立185对友好省市关系。

1636080203147098239.png

(三)中日韩三国政治关系现状与走势

中日韩三国关系目前总体稳定,但问题不少,短期内很难推进像东盟或欧盟那种高水平的地区一体化。

中日两国1972年建交,1978年缔结和平友好条约。两国关系沿着拓展互利合作、谋求共同发展、妥善处理历史问题和领土争议的轨道曲折运行。1972年的邦交正常化声明、1978的和平友好条约、1998年关于建立和平与发展友好合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宣言,以及2008年关于推进战略互惠关系的联合声明,是指导中日关系的四个基础性政治文件。

但新世纪到来前夕,日本的民族主义情绪和政治右倾化进一步膨胀,对华政策严重倒退。双方围绕历史问题、领土主权、海洋权益以及台湾、南海等问题争端加剧。经济合作与人文交流在地区与国际事务中的政策协调难度增大。曾被寄以厚望的一衣带水的睦邻关系,面临严峻挑战。

2020年,经济低迷并深受新冠疫情冲击的日本,内外形势严峻。安倍内阁宣告辞职,取而代之的菅义伟内阁2021年短命夭折。新生代政治家岸田文雄出面组阁。10月4日,习近平主席电贺岸田。他指出,中日双方应该恪守中日四个政治文件确立的各项原则,加强对话沟通,增进互信合作,努力构建契合新时代要求的中日关系。10月8日,习近平与岸田通电话,再次强调,当前中日关系机遇和挑战并存,希望双方重温初心,相向而行,共同开辟两国关系新的发展前景。岸田表示,日方愿同中方一道,共同努力构建契合新时代要求的建设性的、稳定的日中关系。但是,日方随后的动作表明,日本在两国关系以及地区和国际问题上追随美国、遏制中国崛起的政策,难以改变。 

中韩两国在1992年建交后,一直加强高层往来,增进互信共识,拓展交流领域,优化合作方式,彼此视为重要伙伴。因此,1998年,中韩宣布建立面向21世纪的合作伙伴关系。2003年,中韩关系被提升为全面合作伙伴关系,又在2008年被提升为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当时,为抵御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两国共同致力于地区和平与发展,在东盟地区论坛和东盟与中日韩“10+3”框架下,积极开展对话与合作。对于朝核问题,两国虽有不同立场,但与其他各方坚持对话,为推动朝鲜半岛无核化做出了共同努力。

2013—2016年间,韩中两国领导人频繁互访,将两国关系推向“实现共同发展的伙伴、致力地区和平的伙伴、携手振兴亚洲的伙伴、促进世界繁荣的伙伴”。成功的高层互动为两国关系史留下重要篇章。

后来,由于韩国允许美国在其境内部署“萨德”反导系统,中韩关系出现严重困难。2017年7月和11月,习近平主席在德国柏林和越南岘港,两次会见韩国总统。当年12月,韩国总统访华。双方就推动中韩关系改善发展、加强在半岛等地区和国际问题上的沟通合作交换了意见,达成重要共识。2018-2019年间,双方继续加强高层互动,政治互信得到恢复,务实合作始归正常。

韩日两国之间,由于历史问题和领土争端,长期失和。但韩国也很关注日本政策变化与对外关系走势,重视韩日关系改善。文在寅总统日前向岸田首相致贺时,表达了共同努力发展面向未来的韩日关系的善意。但日方反应不大热情,回应也不甚积极。
(四)总结

一般说来,中日韩三国都有改善相互关系、深化务实合作的意愿。然而,由于难以调和的历史积怨和利益冲突,特别是日本在历史问题上坚持错误立场,在福岛核废水排放问题上危及地区共同安全,让日本与中韩两国的关系雪上加霜。同时,域外势力插手干预,日韩两国对华认知出现严重偏差,以对美同盟为基础,在强化美日美韩军事合作前提下处理对华关系成为了两国对华政策的共性。中日、中韩以及韩日之间的民众好感度持续下降,睦邻友好的社会基础被严重动摇。虽然彼此的经贸合作与人文交流不会中断,但政治关系出现了反复和倒退。三国关系隐忧长存、风险长在、邻而不睦的局面,无法根本改变。中方对此应有充分认识和准备。

上一篇:周密:如何理解美中贸易关系新方针

下一篇:黄仁伟:中国的减碳目标,背负着三重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