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健:中欧顺利完成投资协定谈判是中国对外开放的新起点

高健:中国论坛特约专家、上海外国语大学欧洲智库研究中心主任、英国研究中心主任

经过长达7年的多轮谈判,中国与欧盟终于完成中欧投资协定谈判。几年来,信奉单边主义的美国特朗普政府对全球自由贸易体系造成了严重破坏;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更导致了全球经济发展的深度衰退。在2020年的岁末,中欧完成投资协定谈判,给即将到来的2021年的全球经济发展注入了难得的憧憬与希望。

应该看到,中欧完成投资协定谈判,是国际政治经济战略态势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双方共同的战略利益的必然选择。近年来,中国进入经济发展的新阶段,力求构建更为开放的对外经济格局,积极倡导互惠合作的国际经济秩序。中国与欧盟就经济体量而言旗鼓相当,就产业结构而言存在极大的互补性。中国对欧盟不存在地缘政治与安全的威胁,并且一以贯之地支持欧洲一体化进程,深化中欧两大市场的经济合作一直是中国政府对欧政策的主要主张。

然而,欧洲方面在过去一段时间,一度无法接受中国的迅速崛起,视中国为系统性竞争对手(systemic rivalry),冷战时期的意识形态始终是欧洲政界挥之不去的阴霾。近年来,欧洲主要领导人对中国国情的认知不断深入,认识到中国不是世界和平的威胁者,认识到中国市场对欧洲未来发展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更深刻体验到冷战后美欧盟友体系结构性变化。欧盟谋求独立自主的对外政策,以更为开放的心态谋求符合自身利益的国际地位,这一变化是中欧最终能够顺利完成投资协定谈判的关键因素。

中欧顺利完成投资协定谈判,为构建平等互利、协作共赢的国际经济关系树立了典范。尽管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贸易发展的必然趋势,单边主义、逆全球与经济民族主义近年来却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障碍。中欧完成投资协议谈判,再一次彰显了以互惠为前提的经贸合作是全球化时代永恒不变的发展之道。根据协议内容,未来中欧双方将会在市场准入、公平竞争、补贴透明度与营商环境等方面形成平衡互惠的高水平合作机制,为彼此创造更多的市场机遇。中欧双方本着极大的诚意,对彼此关心的核心利益问题都给予了积极明确的回应,为构建开放型的世界经济做出了不可估量的“中欧贡献”。

依照最高的国际化标准,以富有前瞻性的姿态谋划中欧经贸发展大方向,是中欧投资协定的一大特色。根据商务部权威机构介绍,在市场准入方面,协定采取的是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模式。这是我国首次在包括服务业和非服务业在内的所有行业以负面清单形式作出承诺,以实现与《外商投资法》确立的外资负面清单管理体制的全面对接。可以预见,以中欧投资协定为契机,日益自信的中国将以更为开放的姿态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之中。中欧双方都高度重视全球气候治理与绿色产业发展,构建面向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是我国经济建设的重要方针。本次协定在包括环境保护、劳动者权益保护领域纳入了与经贸有关的环保、劳工议题,依照最高的国际化标准践行新发展理念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其根本意义早已超出了中欧经贸合作的框架。

连接欧洲与亚洲,是中国与欧盟的共同发展目标。完成投资协定谈判,为欧亚跨大陆合作打开了无限的想象空间。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与欧盟“连接欧洲与亚洲”战略都提出了欧亚经济发展一体化的宏大构想。美国作为亚太地区的麻烦制造者,以军事与政治手段搅动亚太地区局面。与美国不同的是,欧盟将亚洲主要视为经济合作的对象。刚刚签署的RCEP大大提速了亚洲经济发展一体化的进程,本次中欧完成投资协议谈判,将与RCEP形成联动效应,为欧洲与亚洲的市场融通与产业联合提供绝佳机会。

中欧合作的意义,绝不止于经济贸易的增长,人类两大文明体的合作对世界文化的融合,对探索现代文明的发展模式意义非凡。欧洲文明是现代工业文明的发源地,是西方文明的重要载体。长久以来,特别是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以来,步入现代工业文明的欧洲始终将中国文化视为一种神秘的异己存在,并未足够重视;进入21世纪,中国强势崛起一度让欧洲感到无所适从,被视为一种所谓的红色恐怖。深化中欧经贸合作,将极为有利于中华文明与欧洲文明全面深入地了解彼此,以更为开放客观的平常心看待彼此的特点与差异。更进一步而言,在中欧文明对话与合作的基础上,相互借鉴,探索人类现代工业文化生活的新模式,将成为可能。

应该看到,中欧深度合作,对于信誓旦旦要恢复大西洋盟友体系关系的拜登政府恐怕不是一件好事,因为美国将欧洲绑在对抗中国战车上的可能性大为降低。希望中欧顺利完成投资协议谈判能够警醒未来的美国政府,令其意识到唯有合作共赢才是构建中美关系的唯一出路。毕竟,国际多边合作机制的大门,对美国始终是敞开的。

本文首发于香港《大公报》1月1日评论版



上一篇:吴士存:2021年南海形势能止“乱”回“稳”吗

下一篇:姜锋:欧洲应避免对历史做出误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