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论坛召开学生助理2022年中工作交流会

2022-07-15

2022年7月8日,在暑假来临之际,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中国论坛工作团队召开学生助理2022年中工作交流会。中国论坛秘书长张立荣主持会议,执委韩桦、全体工作人员和学生助理出席会议。会上,中国论坛的老师们对学生助理对论坛工作的辛勤付出表示感谢,对他们取得的进步予以高度肯定和祝贺。学生助理分享了他们在中国论坛的实习经历和心路历程,感恩在实习中收获了知识和成长,并对如何更好地开展中国论坛的工作提出一些想法。大家就拓展和加强中国论坛工作进行了讨论交流。现将五位学生助理的发言摘要如下。

1657863419727064152.png

祖白地亚:外交学院2020级外交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刚刚应聘成为太和智库研究助理。 

回首在中国论坛近一年的学生助理实习时光,我熟识了一群可爱又努力奋斗的人,体味了一些疲惫但又充满成就的夜晚,坚定了我曾经不敢想现在却又一定要去做的理想。

实习期间,我参与了美英澳新安全协议(AUKUS)等“热词解码”、乌克兰难民危机等“参考观点”的编写工作;旁听记录了全球智库大会、安博思论坛和迪驰力会议等十几场国际研讨会。还值得一提的是,在2021年底,我在看到CISS发布的活动预告后,参加了瑞士圣加仑论坛2022全球学生征文比赛线上宣讲会,对本届征文主题“合作优势:新的代际契约中应写进什么内容?(Collaborative Advantage: what should be written into a new intergenerational contract?)”产生强烈兴趣。我撰写了一篇有关“老漂族”的英文论文参加了此次征文竞赛,通过多轮选拔后被圣加仑选为全球百位“明日领导者”之一并收到参加今年圣加仑论坛的邀请。这些都是我在中国论坛实习期间收获的宝贵财富。

中国论坛与英国等欧美国家的智库和研究机构的关系较密切,未来或许可以与拉美、中亚和非洲等发展中地区的研究机构建立联系,扩大南南合作“朋友圈”,进一步推进全球化进程。中国论坛还可以在立足自身优势发展基础上,加强与国内多元智库的合作。设立高校和民间等智库间的共享机制和沟通交流平台,将减少研究资源的重复投入,保证国家、社会和行业等不同主体利益和智慧的充分表达与碰撞。

  

蒋绍澄: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2022级国际公共政策(IPP)专业硕士生。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数字经济青年人才培养项目成员。文学学士、法学学士。

“讲述中国故事,发出中国声音,帮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是中国论坛的初心。在近一年的实习中,我得以有机会深入了解中国故事的内涵与精神,近距离接触中国故事向世界传达过程的有关工作,并有幸贡献自己微薄力量。

一年来,通过多场国际国内会议有关工作、日常新闻搜集整理与文章翻译等工作经历,我逐步熟悉了高端智库部分工作内容,对国际问题、中国故事表达有了更多理解,实习工作与课内学业形成了良好的相互增益。在中国论坛各位优秀的老师们指导与支持下,我的综合能力逐步提升;在与一起实习的伙伴们的交流中,朋辈们的闪光点也让我不断进步。

中国论坛温暖与包容的实习氛围为青年成长提供坚实支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追梦的路上我与中国论坛相遇,奋进的路上不断砥砺前行。

 

 

李泽西:加州大学伯克利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研究生毕业,国际关系学爱好者,最近入职观察者网。

在中国论坛实习的两年间,我从一开始的旁听会议、翻译稿件,逐渐学会撰写新闻稿和利用软件工具辅助工作。最近一年,我还在英国对华事务全国委员会(UKNCC)网站上与王元丰教授合作发表文章《中国在气候变化方面正在做什么,对英国意味着什么?》,在《南华早报》合作发表《中国申请加入CPTPP彰显其对贸易和改革的承诺》、《美中各自的“民主峰会”只是全球关于政府和社会的争议的开端》等文章。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和专家们对于我提出了宝贵的建议,帮助我提高了专业知识、措辞和表达方式。撰写“热词解码”和“参考观点”时,通过深度挖掘一则热点新闻,我加强了对其全方面的了解。在参与中国论坛组织或合办的会议过程中,我得以了解到该领域的专家和领军人物的想法,对于我来说是一份无比宝贵的经历。

 

程泽笠:北京外国语大学亚洲学院2022届毕业生,本科专业为亚非语言文学专业(马来语言与文学方向)。暑假后将赴英国剑桥大学发展研究系读研究生,主修发展研究。

我是2021年9月开始在中国论坛实习,担任学生助理职务,主要负责“热词解码”、“参考观点”栏目稿件编撰,参与中国论坛国际会议并完成新闻稿撰写等工作。

一年的工作实习过程中,我在个人事业拓展、能力提升和工作经验积累上收获颇多。中国论坛是一个为对外传播打造的专业平台,传播中国主流声音是其主要任务,这与北外人“讲好中国故事”的使命完美契合。日常的工作性质敦促我紧跟时事,关注国际问题的变化发展,并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地深入思考。工作过程中,我有幸接触到国际政治中各个领域的专家和学者,聆听他们发人深思的观点和独到的看法,这极大的拓宽了我的视野与思路,并为我看待国际问题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目前,中国论坛取得的成绩得到了多方认可,在对外传播中秉承踏实、务实、真实的态度。希望中国论坛在未来能够在国际传播的基础上,拓展双向交流,加快推进对外交流合作,让世界倾听中国声音,也使中国聆听世界的故事,打造一个国内外研究机构、智库专家学者共商、共建、共享的合作平台。

 

张佳奕: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大三学生,刚刚以满绩的成绩结束在牛津大学哲学、政治、经济(PPE)专业为期一年的交流学习。

在中国论坛担任学生助理期间,我以学生观察员的身份旁听及参与了诸多国际会议,并负责定期为论坛的“热词解码”和“参考观点”栏目供稿。从阿富汗之变的地区和国际影响到第26届联合国气候大会的召开,从中国正式申请加入CPTPP到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学生助理的各项工作拓宽了我的视野,丰富了我的知识与技能储备,并使我对国家所面临的国际形势以及当前的外交政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以中国论坛观察员的身份参与国际学术会议的宝贵经历使我充分认识到文化外交增进国际理解的特殊意义,以及当前向世界发出中国声音的重要性。

在锻炼提升自己学习、观察、分析和总结能力之余,这段为期一年的实践经历也使我与同专业优秀的学长学姐建立了深厚的友谊,能够与他们一起前行,我感到非常荣幸!最后,我非常感谢论坛的各位指导老师。老师们的专业指导、悉心反馈以及一直以来给予我的支持与鼓励永远是我前进道路上的动力。道阻且长,行则将至。我非常珍视这段宝贵的经历,定会时刻把“高标准、严要求”铭记于心,将“中国论坛精神”传承下去。

 

 


上一篇:中国论坛特约专家周波接受NBC采访

下一篇:中国论坛举行2022年中总结暨对外传播内部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