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110周年校庆系列智库论坛”之“中美人工智能与国际安全对话”顺利举行

2021-04-22

北京时间2021年4月20日,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与美国布鲁金斯学会共同举办“人工智能与国际安全项目”第四轮线上对话,该对话会是清华大学110周年校庆系列智库论坛之一。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傅莹、美国布鲁金斯学会会长约翰·艾伦(John Allen)出席论坛,中美双方项目组成员参会并进行热烈讨论(名单附后)。

1619397815516036737.jpg

双方专家团队首先回顾了此前对话的成果,肯定了对话的必要性和有效性,认为项目对话的建设性成果有利于促进人工智能安全相关国际制度和规范的形成,并降低两国误判风险。随后,中美专家根据会前研究成果就人工智能在安全领域的发展和应用前景分别阐述各自关切,并就具体技术和政策问题进行深入讨论。

1619397815838076251.png

在讨论中,大部分与会专家对六方面问题达成共识:第一,国际法基本原则对于建立安全领域人工智能相关规范十分重要,应该沿着这一方向继续探讨。第二,人工智能的军事应用可能存在非授权升级等风险,应该强调人类在安全领域人工智能研发、生产、部署和使用各阶段的主导和监管地位。第三,人工智能在高风险地区和领域的部署和使用应该十分谨慎。第四,中美两国应加强各个层级就人工智能安全领域应用的对话,并为这些对话创造合适的政治气氛。第五,未来应鼓励两国以及世界各国合作推进相关国际规范的建设。第六,应注意管控军用人工智能技术的非法扩散。此外,双方团队一致同意继续推进项目的研究和对话。

傅莹在讲话中肯定了项目的进展,强调坚持对话对增进互信和推动合作有积极意义。傅莹还就项目的下一步开展提出了建议。约翰·艾伦(John Alen)对项目第二阶段的研究和对话提出了赞扬和鼓励,并提出美中两国可以共同思考人工智能军事应用可能的风险和管控方式,在避免冲突的情况下前行。

CISS“人工智能与国际安全项目”始于2019年,主要研究人工智能发展对国际安全的影响,CISS与布鲁金斯学会分别组织中美专家组围绕相关议题进行研究和对话。2019年10月23日,第一轮中美项目对话会在北京召开。2020年2月14日,第二轮中美项目对话会在德国慕尼黑召开。2020年10月31日,第三轮中美项目对话会在线上召开。2020年12月18日,在首届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合作与治理国际论坛“人工智能与国际安全:挑战与机遇”分论坛上,CISS与布鲁金斯学会专家公布了项目初步成果。

参会嘉宾名单

中方嘉宾

傅 莹 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主任
李 彬 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国际关系学系教授
李睿深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
刘 伟北京邮电大学人工智能学院人机交互与认知工程实验室主任、岗位教授
郝英好中国电科发展战略研究中心高级工程师
李驰江 中国军控与裁军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肖 茜 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副主任
朱荣生 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




美方嘉宾


John Allen布鲁金斯学会会长
Nils Gilman博古睿研究院项目副院长
Ryan Hass 布鲁金斯学会约翰·桑顿中国中心专家
Fiona David明德路基金会研究主席
David Edelman麻省理工学院互联网技术、经济和国家安全项目主任
Oriana Skylar Mastro斯坦福大学弗里曼·史波利国际问题研究所中心研究员
Ryan McElveen布鲁金斯学会约翰·桑顿中国中心副主任
Chris Meserole布鲁金斯学会人工智能与新兴科技倡议副主任、研究员
Paul Scharre新美国安全中心科技与国家安全项目主任、高级研究员
Jacquelyn Schneider 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研究员
Michael Sellitto 斯坦福大学以人为本人工智能研究院副主任
Tom Stefanick布鲁金斯学会外交政策项目客座研究员



微信图片_20210302095443.jpg


 









上一篇:【战略与安全论坛第17期】人工智能时代的大国竞争与中美关系

下一篇:曾毅:人工智能全球合作不会是“零和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