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届世界和平论坛 “人工智能与国际安全”圆桌会议顺利举行

2021-07-07

2021年7月3日,由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与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共同承办的第九届世界和平论坛“人工智能与国际安全”圆桌会议顺利举行。本次圆桌会议由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秘书长陈琪教授主持,采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形式,邀请到来自中国、美国、俄罗斯、爱尔兰、印度、以色列、瑞士和日本共14名专家学者参加(名单附后),就“人工智能对国际安全和世界秩序的影响”和“人工智能与全球治理”两个议题展开讨论。

1625713776964018154.png

陈琪在欢迎辞中简要回顾了人工智能技术在各个领域广泛应用带来的影响。他强调,人工智能技术由于其内在不确定性,对经济社会、地缘政治和国际战略稳定形成挑战。如何依据多边主义原则,有效应对其安全挑战,成为当今世界极具现实重要性的议题。

1625713792523019495.jpg

会议第一节主题为“人工智能对国际安全和世界秩序的影响”,由人道主义对话中心(Centre for Humanitarian Dialogue)资深顾问埃里克·里查德森(Eric Richardson)主持。与会专家指出,人工智能技术对全球安全和国际多边治理构成多重影响。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迅速和军民两用的特性为其在可控范围内安全可靠地发挥作用带来挑战;各国人工智能技术研发和军事应用的竞争加剧,可能对未来全球战略稳定带来负面影响,各国应重视建设互信机制。专家们建议,应关注人工智能技术扩散、对技术研发和应用进行规范的国际法律秩序以及技术系统责任伦理等问题。

1625713803690037815.jpg

陈琪主持会议第二节题为“人工智能与全球治理”的讨论。在这一环节,与会专家就人工智能应用于“深度伪造(deepfake)”、军事指挥、武器系统和生产系统等领域带来的风险和治理难点,以及如何对与其他新兴技术结合的人工智能进行国际治理等热点话题交换意见,并分析了全球人工智能治理领域“一轨”、“一点五轨”、“二轨”对话机制的不同作用和特点。此外,各国专家还从不同行为体作用、国际议程设置和制度法规建设等多个角度,提出推进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的具体建议。

1625713815396000448.png

最后,陈琪在总结发言中表示,与会专家一致认为,需要结合各领域具体特征,应对人工智能作为赋能技术造成的潜在冲突和不可控风险。专家们对于人工智能国际安全治理的主要责任承担者持有不同看法,但均表示不同地区和国家的治理主体需要增进对话交流,才能形成对人工智能风险的共同认知。同时,应推进建立人工智能国际安全治理新机制,尤其学界应在预警未来风险、防范技术的灾难性后果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最后,陈琪认为,现有的法律秩序是否已经完全无法适应新技术带来的挑战,尚待进一步观察。

 

微信图片_20210708110926.png

世界和平论坛创办于2012年,是由清华大学主办、中国人民外交学会协办、清华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承办的中国第一个高级别非官方年度国际安全论坛,至今已成功举办九届。本届论坛主题为“后疫情时代的国际安全合作:维护和践行多边主义”,来自多个国家的前政要、智库负责人和专家学者们将针对当今世界人类所面临的新安全挑战进行讨论,提出建设性应对方案,努力推动国际社会的安全合作。

撰稿人:崔元睿

附:参会嘉宾名单


微信图片_20210708110826.png

微信图片_20210708111212.png

上一篇:谈谈“人工智能向善”的未来--傅莹在“人工智能、安全、国际合作”线上讨论会的发言

下一篇:【战略与安全论坛第17期】人工智能时代的大国竞争与中美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