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街角发言者”:表达权的边缘与中心》

2020-05-22

1590074608133006084.jpg

《超越“街角发言者”:表达权的边缘与中心》

左亦鲁 著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20年5月

1590074836657090957.jpg

作者左亦鲁

现任北京大学法学院助理教授,耶鲁大学法学博士


内容简介

本书研究表达权的基本理论问题,特别是表达自由“中心”以外的一些“边缘”或“边疆”问题。表达自由的“中心”以“街角发言者”经典范式为代表,它以保护公共对话和政治言论为核心,重视言论的内容而非言论的媒介,对处理说话、写作和出版等传统和典型“言论”最为游刃有余,从中可以提炼出公共对话、政治言论、内容、“街角发言者”经典范式和典型与传统“言论”等五个基本概念和元素。针对这五个“中心”概念和元素,本书分别以“内与外”、“政与文”、“质与器”、“旧与新”和“本与变”为主题,考察公共对话外的逻辑和正当性基础、文化言论的价值和表达自由的文化价值、媒介对表达自由的影响、互联网等新技术对经典范式的挑战以及算法、人工智能对“言论”的突破和颠覆。通过研究这些“边缘”和“边疆”问题,本书希望探索表达自由地图中大片未探明地区,更好地反观“中心”,并思考挑战“中心”的可能性。

1590075142005072851.jpg

1590075200678047118.jpg

目  录

超越“街角发言者”


导论:边缘与中心

章一:内与外:公共对话外的言论与表达

1.1 引言

1.2 新《广告法》与保护消费者

1.3 公共对话之外的言论与表达:广告、学术言论和专业言论

1.4 结语

章二:政与文:宪法第四十七条与“二元”表达权保护

2.1 引言

2.2 横向解读:现行宪法对表达权的保护

2.3 纵向解读:表达权宪法保护的历史演变

2.4 结语

章三:质与器:“基于媒介”模式与大众传播时代的表达权

3.1 引言

3.2 两种模式之争:“街角发言者”vs.“基于媒介”

3.3 “基于媒介”模式的确立:从广播到有线电视

3.4 再次面临选择:网络时代的到来

章四:旧与新:告别“街角发言者”:网络时代的表达权

4.1 引言

4.2 前网络时代的表达自由:“街角发言者”范式

4.3 网络时代的表达自由:告别“街角发言者”

4.4 结语:表达自由的“想象力”

章五:本与变:算法、人工智能与言论

5.1 引言

5.2 问题的提出:搜索王案、兰登案和百度案

5.3 问题的展开:算法受表达自由保护吗?

5.4 问题的延伸:发言者本位、听众本位与强人工智能的言论

5.5 结语


上一篇:《要领》:阅读是最好的礼物

下一篇:王缉思:世界政治目标的辨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