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活动
文章精选
研究成果
中心专家
中国论坛
战略青年
关于我们
战略青年
中心活动
文章精选
研究成果
中心专家
中国论坛
关于我们
English
中美关系
中美关系
战略与安全
美国研究
南海问题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24
»
朱锋:特朗普2.0版的美国与中美关系
中国还是会继续坚定拒绝新冷战,拒绝在东亚陷入美国正在制造的地缘政治阵营对立的陷阱;坚持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对美政策基调,强调不管是贸易战、科技战,还是其他各种争议和对抗可能升级的各种热点,都愿意及时启动对话和磋商来实施管控。与此同时,保持中美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交往,坚持中美关系的基础在民间。为此,特朗普2.0版中的“马斯克效应”值得关注。
孙成昊:与中国打交道不应是“零和博弈”
对于新一届美国政府而言,与中国打交道不应是一场“你死我活”的零和博弈,而是如何通过对话与合作,找到符合彼此利益的平衡点。竞争可以存在,但不应成为对抗的理由;分歧可以存在,但不应阻碍合作的进程。两国只有在相互尊重、理性对话的基础上,才能实现真正的和平稳定与互利共赢。
孙成昊:特朗普强势归来,中美关系或面临更大风浪
特朗普的再度当选使得中美关系面临的压力和挑战显著增加,但中国依然需要在应对特朗普的强硬政策时保持冷静与定力,采取灵活的应对策略。中国需审慎维持与美国的沟通渠道,尽力保持多层级交流,以防止误判发生。通过中美地方层面互动、民间外交以及商界沟通,中国仍可以寻求美国社会中的理性力量,争取更多务实声音。此外,中国可以积极开展多边外交,通过与其他国家的互利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这不仅能强化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还为应对特朗普政府的强硬政策提供更广阔的战略空间。
达巍:中美关系在大选后会如何变化?
今年的美国大选,被称为最撕裂的一届。美国何以至此?美国面对的时代任务是什么?新一届政府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美国对世界格局将产生怎样的影响?中美关系将如何走向?在大选结果揭晓之前,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主任达巍教授接受《三联生活周刊》专访,就上述问题发表看法。
达巍 | 中美关系:走向新常态还是更大风浪
2024年9月29日,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国际关系学系教授、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主任达巍做客人大重阳“区域国别论坛第十一讲”,以“中美关系:走向新常态还是更大风浪”为主题,围绕当前国际局势、中美关系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展开深入分析。
赵明昊 | 拜登的遗产:给美国留一个压制中国的大安全构架
近日,美国总统拜登在他的家乡特拉华州主持了其任期内的最后一次“四边机制”(QUAD)领导人峰会。四边机制是美国与日本、澳大利亚、印度共同构建的政策协调平台,它在拜登任内得到了全面强化,成为其力图打造的重要政治遗产。
孙成昊:中美关系尚未进入“垃圾时间”
如果中美能够保持对彼此理性务实的认知和期待,维持耐心稳定的沟通和交流,不断在看似不可能的缝隙中寻找空间,中美关系就远未进入“垃圾时间”。
达巍:外交始于教育
说我们需要一个和平的世界是一回事,如何实现它则是另一回事。其中的代价非常高昂。
赵明昊:中美关系能否“向前走”
中美关系实现向前走,必须确保稳下来。稳下来的前提则是要有更加明确的底线和红线意识。
2024年美国大选与中美关系
基于这一事实,两党对决是否会涉及对华事务、未来四年由谁来主政白宫并继续推进美国对华战略,毫无疑问会对中美关系产生牵动乃至影响。
张沱生:中美危机管理现状与挑战
中美两国、两军就加强危机管理达成以下基本共识至关重要: 第一,危机管理对于中美实现和平共处、避免冷战、避免军事冲突与战争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第二,危机管理必须同时在危机防范与危机控制两方面做出积极努力;第三,危机管理必须建立与保持必要的危机对话与危机沟通机制;第四,中美危机管理不能简单照搬美苏模式,应从两国的实际情况出发;第五,双方应有信心和能力把危机管理做得更好。
美国总统大选会改变未来美国对华政策吗?
过去几周内,美国总统大选风云骤变,引发全球关注。早在春末夏初,各国就已经开始评估前总统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重返白宫的影响,以及现任总统乔·拜登(Joe Biden)连任可能带来的变化。对许多国家而言,这两种可能性预示着截然不同的地缘政治前景和未来美国在世界事务中的不同角色。
安刚:避免“垃圾时间”,中美还有机会吗
中国的机构和企业可以在清洁能源领域同美国地方州和公司企业稳定开展对话与合作,因为无论将来美国的政策如有何变化,这些层面的发展需求和对外合作管道都不会断绝。
美国大选将如何影响中美关系?
美国这种近乎冷战式的战略框架,只会扭曲其在具体领域的对华政策,让双边合作变得更加困难。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