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至8月初,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孙成昊受邀赴瑞士人道主义对话中心(Centre for Humanitarian Dialogue, HD)短期访学,与HD的研究人员、政策顾问探讨国际安全、冲突调解、中美欧关系以及人工智能等议题。
6月26-27日,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CISS)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未来中美关系项目联合在京举行“中美新生代学者论坛”。会议期间的6月26日中午,CISS学术委员、北京大学博雅荣休教授王缉思应邀与会发表了午餐演讲。王缉思教授分享了他过去几十年在中美人文交流方面的经历、故事与思考,并且回答了与会的中美学者的提问。
7月3-7日,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国际关系学系教授达巍访问俄罗斯,为俄罗斯高等经济大学(HSE)举办的中俄学生暑校授课。本次暑校的主题是“全球多数的侧面:实践与叙事”,达巍为来自中俄两国的学生做了题为“多极化:挑战与机遇”的专题讲座。
数字空间是人类创造的虚拟空间,信息在空间中以光速传播超越了人类社会一般意义上时间和空间限制,从而克服了地理因素对数字地缘环境的影响。由于数字技术的颠覆性和独特性,数字空间独立理念在很长一段时间深入人心,认为数字空间是超越国家疆界的全球性公域。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人工智能的治理问题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人们逐渐意识到,人工智能不仅是一项前沿科技,更是一种深刻影响社会结构、经济体系和全球治理格局的系统性力量。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核心理念和标识性概念,是贯穿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主线,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国际秩序构建中发挥着积极作用。
6月18日,美国布鲁金斯学会网站刊登高级研究员戴维·埃德尔曼(R. David Edelman)等十位作者的文章《人工智能将如何影响未来五年中美关系》。文章认为,人工智能将在战略竞争、安全风险与技术发展三大维度重塑未来五年中美关系。
6月22日,美国《国家利益》刊发科罗拉多州立大学政治学副教授彼得·哈里斯(Peter Harris)的评论文章《特朗普开启战端:德黑兰将如何应对》,文章认为,特朗普政府6月21日对伊朗三处关键核设施实施空袭后,伊朗面临多重战略压力。
The CISS Podcast features conversations with experts from CISS Tsinghua, a research institute that analyzes international security and strategy issues based in Beijing. In the CISS Podcast, scholars and experts will address their thinking on the most pressing challenges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It will also present China Forum series conducting one-on-one discussions with top-level officials, diplomats, well-known entrepreneurs, academics, and media experts from both China and abr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