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明昊:中国崛起到顶了吗

2023-11-01

640.png


近几个月来,中美之间的高层互动增多,这有助于促进两国关系的稳定。虽然中美元首未能在印度新德里举行的G20峰会期间实现会面,但外界高度关注中国领导人是否会在今年11月访问美国。由于美国即将在2024年迎来总统大选,中美关系的改善势必会因美国国内政治争斗而遭遇更大阻力。无疑,缓和两国紧张关系需要抓住有限的“机会窗口”。

而影响中美关系前景的一个重大问题,在于有关中国发展预期的争论。在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访华前夕,拜登总统在犹他州一场政治筹款活动上表示,中国经济是一颗“定时炸弹”。拜登提及,此前中国年均经济增速维持在8%左右,而现在仅接近2%。路透社指出,拜登这一言论是针对中国经济增长疲软、消费低迷、生产者价格指数下降等情况做出的判断,但拜登错误引用了中国经济增速的相关数据。

640 (4).png

▲8月9日,美国总统拜登访问犹他州首府盐湖城时,宣称中国经济是一颗“定时炸弹”。

此外,美国财政部副部长阿德耶莫近期表示,中国经济疲软正在带来全球影响,依赖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家、亚洲和欧洲经济体将面临较大冲击,但美国经济已为应对相关影响做足准备,《美国救援计划》、《通胀削减法案》和《两党基础设施法案》等法案所提供的投资将帮助美国经济克服中国增长和需求放缓带来的不利影响。

拜登政府上述言论的重要背景是,一些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战略界人士近年开始鼓吹“中国崛起到顶论”,试图从发展预期层面塑造中美竞争议题。美国塔夫茨大学教授迈克尔·贝克利等人认为,由于老龄化严重、资源匮乏、财政压力加大、西方对华脱钩等因素,中国的发展会在未来数年陷入停滞,中国的崛起将会终结,中国在经济规模上不会超越美国。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不仅难以维持自身对其他国家的经济吸引力,也会因为内部的挑战而变得更加具有“侵略性”,这构成了一种“崛起到顶国陷阱”(peak power trap)。

应看到,“中国崛起到顶论”也受到不少质疑。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就认为,低估中国与高估中国一样危险,贬低中国取得的发展成就和未来抱负会让美国丧失自身的长期优势。他还强调,美国阻止中国获取先进芯片的努力会放慢中国在人工智能等领域的进展,但是不会使之终结。从一系列指标看,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重要地位不容小视。2021年,中国在全球制造业的占比为31%(2000年为7%),中国占全球出口的15%(2000年为2%)。彭博社首席经济学家汤姆·奥立克指出,中国经济的快速崛起并不是靠“欺骗美国”实现的,而是有赖于其人口规模、后发优势以及政策制定者的高超水平。

640 (1) (1).png

▲位于江苏省常州市的一个电动车生产车间。

虽然不少分析人士认为印度等国在经济上异军突起,但中国相较于“追赶者”的若干优势依然明显。哈佛大学教授格雷厄姆·艾利森认为,印度在实现其经济抱负方面面临诸多束缚,如印度人口的受教育程度较低。中国培养的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STEM)专业毕业生人数是印度的两倍。中国的研发支出占GDP的比例约为印度的三倍。去年印度的经济总量为3.4万亿美元,而中国则是18.1万亿美元。中国在基础设施等方面也具有其他发展中国家难以比拟的有利条件。

即便如此,“中国崛起到顶论”仍然会对外界在中国发展前景问题上的认知造成负面影响,给中国稳定外贸和外资、拓展国际经贸合作乃至维护外交关系带来不可忽视的压力。没有良性预期,对于企业而言就不会有长期的商业投资计划,国家间关系的长远发展也会因此而失去足够的动力。英国《金融时报》称,2021年外资机构在华金融交易额高达470亿美元,2022年骤降至24亿美元。一些西方国家官员还试图利用“台海冲突”等风险,进一步驱动外国企业远离中国。

640 (2).jpg


美国需要理性看待中国发展面临的挑战。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完全从新冠疫情带来的冲击中走出仍需时日。全球经济复苏的乏力,也使中国发展的外部环境变得更为严峻。特别是,美国等西方国家针对中国展开的“脱钩”或“去风险”进程,势必在出口、投资等层面给中国经济带来更大压力。长期看,劳动年龄人口减少等结构性因素,确实会让中国维持高增长变得更加困难。

毫无疑问,中国发展放缓对全球经济乃至美国经济而言并非好事。《纽约时报》评论家布莱特·斯蒂芬斯称,“不要把中国的不幸看作我们的幸运”,美国芯片制造商高通去年64%的销售额来自中国,德国汽车制造商梅赛德斯-奔驰37%的汽车零售额也是来自中国。虽然中美之间的经济相互依赖并不能确保两国不发生武装冲突,但经济联系如若更为脆弱,双方兵戎相见的战略风险或许会变得更高。正如雷蒙多在访问中国期间所言,经贸关系是美中关系的压舱石,美中之间不稳定的经济关系,对两国不利,对世界不利。


上一篇:安刚:听约瑟夫·奈讲中美关系

下一篇:打破“区间”:美对华竞争本质与中美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