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锦祥:执意进攻拉法,以色列为何如此强势?

2024-05-16

姚锦祥: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特约专家、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发展中国家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5月6日,就在加沙危机前途未明之际,哈马斯突然宣布同意埃及和卡塔尔提出的停火提议。与此同时,以色列则表示它将继续在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要求拉法居民尽快撤离。两相比较之下,似乎再度暴露出以方在加沙的真实军事目的,并使得巴方在国际舆论中的主动性显著增强。

目前来看,埃及与卡塔尔提出的协议中,最终目标包括以色列军队撤出加沙、流离失所的巴勒斯坦人返回家园以及巴以人质交换。在此基础上,协议还提出了三阶段的停火计划,每个阶段持续42天,最终将在埃及、卡塔尔和联合国机构的监督之下启动战后加沙的重建工作。虽然,这份协议的提出总体符合外界对于加沙和平进程的期待,但哈马斯的突然接受还是让以色列“措手不及”:如果接受停火,这意味着以色列之后对于加沙的军事行动将失去合理性,其在加沙的军事目的将被迫中断,内塔尼亚胡政府在国内也将面临巨大压力;如果拒绝停火,将使以色列在国际社会处在更被动和孤立的局面,恶化美以、欧以关系。

从目前以色列政府的反应来看,其选择了后者,并接连采取了三个主要动作。第一,内塔尼亚胡当即拒绝了哈马斯提出的结束加沙冲突、达成停火协议的要求,并强调以色列国防军不会从加沙地带撤出。第二,以色列战时内阁决定,将继续在加沙南部的拉法展开行动,并要求拉法东部居民尽快向“人道主义区”撤离。第三,以方已对拉法发动空袭,占据该口岸的加沙一侧,并造成了数十人伤亡。因此,总体来看,以色列似乎无意接过哈马斯抛出的“球”,反而将“拉法口岸”问题推到了全球关注的风口浪尖,使得本轮冲突出现进一步扩大升级的可能性。

拉法之所以成为关注焦点,主要是因为从去年以国防军进军加沙北部以来,大量民众南迁以寻求安全庇护,最南端与埃及接壤的拉法地带聚集了约140万人。在以色列看来,进军拉法可以向哈马斯方面进一步施压,加快人质的释放进程;同时,也有助于拔下最后一个关键据点,达成以方“彻底消灭哈马斯”的最终目标。但外界普遍担忧,若以方全面进攻拉法,将致使伤亡扩大化,引发更为惨痛的人道主义危机。目前,世界多国包括以方的亲密盟友都对内塔尼亚胡发出警告,要求其不要进攻拉法。最近发布的《中法关于中东局势的联合声明》,也强调基于国际人道法保护加沙平民的绝对必要性,反对以色列进攻拉法。

640 (1).jpg

5月12日,离开拉法的巴勒斯坦人抵达代尔拜拉赫。

国际上不少观察者认为,以色列正在把自身置于难以挽回的境地,犯下严重的战略错误。一方面,这导致全球针对以色列的舆论趋势正在发生结构性的改变。美国推出的所谓《反犹太主义意识法案》不仅模糊了问题焦点,也无助于改善国际社会对以色列的观感。问题的关键在于这半年来以方的军事报复行动早已超过了比例原则,更严重违反了国际人道主义的基本原则。无视这些问题,而只是给对方扣上一个“反犹”的帽子,根本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另一方面,以色列也正在消耗二战以来外界对于犹太民族悲惨遭遇的同情。以色列未来的生存和发展,应把自身定位为地区和国际社会中有建设性的一员,而非倚仗军事强权的不稳定力量。

以色列如此强势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坚信美西方会力挺其到底。但目前来看,欧洲的态度已经出现了明显变化,不少国家开始讨论承认巴勒斯坦国,并敦促各自政府终止向以色列提供军事援助。美国态度也在松动,拜登已经警告若以方对拉法发动大规模行动,美国将停止向以色列运送武器和弹药。一方面,美总统候选人支持率胶着,拜登不愿加沙危机扩大化,导致国内反战运动此起彼伏,对其选情造成冲击。另一方面,美希望加沙危机尽快平息,继续推动其以《亚伯拉罕协定》为核心的阿以和解进程,重塑美国在中东的领导力。以方当前的军事冒进,实际上也破坏了美国构想的地区秩序框架。

未来以色列能否及时调整,进行军事收缩并重回对话路线?目前来看,恐怕仍有不确定性。首先,以色列国内民意对进军拉法仍有较大的支持力度,对以战时内阁来说,贸然撤退面临较大的政治风险。另外,从美总统大选的角度来看,以方或许认为更亲以的特朗普对其更为有利,因此不排除会将当前的军事现状拖延至美大选后。总体来看,以方在舆论与外交层面虽已陷入被动,但从国内国际的政治环境出发,以方大概率还会延续当前的路线,试图从一片荆棘之中找到翻盘之机。

640.png

本文2024年5月14日首发于《大众日报》



上一篇:薛澜:数据之于数字经济,正如当年石油之于制造业

下一篇:陈琪:如何认识和应对美欧对华电动车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