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锦祥:伊核谈判的走向与变数

2022-03-24

姚锦祥: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发展中国家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微信图片_20220325120348.jpg

伊朗核问题全面协议会谈的会场外景

3月11日,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宣布在维也纳举行的伊朗核问题全面协议会谈暂停。新华社记者 郭晨 摄

内容提要

3月23日,大众日报第6版(时事)《环球论坛》专栏刊发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发展中国家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姚锦祥的署名评论《伊核谈判的走向与变数》。文章说——

当前,伊核谈判已进入关键时期。伊核协议本就是大国协调和大国博弈的产物,因此大国间的关系调整也将给其带来新的影响和变数。

此前各方已经高度接近达成协议,但近期美国追加了对于俄罗斯的制裁,涉及俄多个金融机构、石油管线,并冻结其多家银行和个人在美的资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美俄在伊核问题上的立场。俄罗斯的核心诉求在于,要求美国确保这些制裁不会影响俄罗斯与伊朗之间的经济与军事合作,尤其是在俄技术支持下的布什尔核电站的合作,否则恐怕将对核协议产生影响。虽然目前各方均有意重返谈判,但仍取决于美国对俄态度的变化,以及未来是否会追加对俄制裁,并在国际上继续挤压俄的空间。因此,不排除谈判未来会再度出现反复。美俄若能各退一步,在伊核问题上作出妥协,对缓和因俄乌冲突而激化的国际局势,或许也能有一定的助益。

当前,伊核谈判已进入关键时期。伊核协议本就是大国协调和大国博弈的产物,因此大国间的关系调整也将给其带来新的影响和变数。

不排除谈判未来会再度反复

此前各方已经高度接近达成协议,但近期美国追加了对于俄罗斯的制裁,涉及俄多个金融机构、石油管线,并冻结其多家银行和个人在美的资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美俄在伊核问题上的立场。俄罗斯的核心诉求在于,要求美国确保这些制裁不会影响俄罗斯与伊朗之间的经济与军事合作,尤其是在俄技术支持下的布什尔核电站的合作,否则恐怕将对核协议产生影响。

之后各方陆续采取外交动作:一是根据俄方的说法,美国方面已经向俄方作出“保证”,即新制裁不会冲击俄伊关系,能看出美方照顾了俄方关切,希望尽快为协议达成扫清障碍。二是伊朗外长于15日迅速访俄,着力稳定和巩固伊俄关系,同时争取到俄方“不会为重返核协议设置障碍”的关键表态,这也表现出伊朗方面重返核协议的意愿也十分强烈与迫切。虽然目前各方均有意重返谈判,但仍取决于美国对俄态度的变化,以及未来是否会追加对俄制裁,并在国际上继续挤压俄的空间。因此,不排除谈判未来会再度出现反复。当前伊核协议之所以出现变数,还在于与此相关的美伊关系与俄伊关系的变化。近年来,由于俄伊双方都遭受来自美国等西方的制裁,致使两国之间的双边关系不断加强。今年年初,伊朗总统莱希也将俄罗斯作为其出访的首个国家,承诺提升两国关系到新的水平,深化经济与军事合作,并奠定了共同反对美单边主义、霸权主义的外交基调。但是,同两国紧密的政治安全关系相比,经贸联系显著不足,在对方整体经济架构中的占比都较低。这既和双方贸易互补性差有关,也与货币波动大、关税较高、交通滞后等结构性因素有关。

美国内部有一种声音,认为可借伊核协议恢复之机,弱化俄伊之间的战略组合,大大加强美伊关系。就俄方而言,也想在伊核协议恢复之前,通过俄伊之间的双边协议,构建出两国关系发展的中长期框架。因此,能否平衡与美俄之间的关系也是对伊朗方面的一大验。

谈判进入冲刺期?

目前来看,伊朗已经做好重新谈判的准备,并且释放了两名伊朗裔英国人以示态度。但伊朗也表示,问题的决定权依然掌握在美国手中,且剩下的谈判时间已经不多,美国必须抓紧作出政治决定,并在取消制裁程度、以及对未来的承诺方面作出关键让步。

但美国内部似乎也开始担心,由于协议内部包含不阻碍俄伊经济交往的内容,未来有可能成为俄方得以规避制裁的抓手。特别是在美国取消对数百家伊朗银行、公司和个人的制裁之后,如果俄罗斯与其进行贸易或交易,美国将难以对其“重新制裁”。因此,目前美国国会也开始行动起来,防止俄罗斯利用伊核协议规避制裁的可能性,而这或许也将对谈判进程造成制约。

总而言之,近期美俄关系的恶化,已经开始影响伊核协议的谈判进程,这是美俄在战略上互不信任所导致的。伊核协议本身是多边主义的产物,核心是维护地区安全和国际核不扩散体系,但它目前正经受“本国优先”思潮的冲击。单边与多边究竟谁能占据上风,就看美俄双方能否秉持足够的大国责任感,作出理智的判断。换句话说,美俄若能各退一步,在伊核问题上作出妥协,对缓和因俄乌冲突而激化的国际局势,或许也能有一定的助益。

1648181129588040408.jpg

2021年4月6日,伊核协议相关方开始在维也纳举行会谈,讨论美伊恢复履约问题,迄今已举行多轮会谈。第8轮谈判于2021年12月在维也纳启动。今年3月11日,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宣布,该轮谈判由于“外部因素”暂停。

本文2022年3月23日首发于《大众日报》


上一篇:傅莹:中英关系和未来展望

下一篇:赵明昊:俄乌冲突与中美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