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化中的世界与中美关系:方向、选择与路径”研讨会

2018-12-24

2018年12月22~23日,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在京郊举行“变化中的世界与中美关系:方向、选择与路径”大型研讨会。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40余人与会。会议围绕国际大势和中美关系的变化集中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主要观点如下:

国际秩序面临转型压力。与会专家认为,因大国竞争、规则缺位和美国领导力弱化,国际秩序已站在大转型的边缘,存在全球体系裂解的危险和国际政治极化的趋势。美国重构国际组织规则和标准的做法正迫使国际社会重新站队,第三方因素对中美关系走势的影响也将更加重要。亚洲周边也是中美两国关注的主要场所,近年中国积极调整,因领土主权、海洋权益争端和对外经济战略重叠等因素而复杂化的态势有所缓和。

美国国内矛盾日益成为影响中美关系的主要因素。美国国内面临贫富差距拉大、政治极化、社会撕裂、民主失能、高债务等严重问题,找不到解决的出路,为转移国内的视线和压力就要突出对外矛盾,这极大地影响了中美关系的稳定性。现阶段中美很大程度上集中在利益之争,比如在贸易领域压中国更多进口美国商品、给予进入中国市场的美企同等国民待遇等。长期看,美国将更加注重在世界上重新营造有利于美国的权力结构与规则体系。

中美双方对高科技领域的竞合关系关注度提升。中国产业升级使中美两国的同质竞争越来越多,美担心中国的赶超动摇其主导地位。近期,美国力图通过贸易战减缓两国差距缩小的速度。同时,在高技术等敏感领域采取实际行动推动“脱钩”。现阶段,美方竞争的切入点是高端技术、关键产业部门与创新人才,旨在限制中国高新技术来源。长远看,美需要不断巩固其主导的体系才能保障主导地位。但中美经过40年的相互交往与合作,已经建立起广泛深入的合作关系。美企在中国扎根深厚,获益巨大。两国关系全面恶化的可能性极小,目前也得不到美企业界和社会的广泛支持。

单个或少数领域竞争外溢的风险增加。中美在南海、台海等区域的竞争和危机可能外溢并影响中美关系的大局。这需要努力与美方形成更多共同认可的“行为准则”,提升中美关系的韧性和灵活度。考虑到美军在南海和台海的行动可能出现的升级态势,需加强未雨绸缪,就可能出现的风险事件和问题做好详细预案和准备,提升我国应对危机的各部门协同能力。继续坚持朝鲜半岛无核化,鼓励朝美、韩美通过对话的方式缓解局势,加强中美在朝鲜去核进程中的合作。


附:参会人员名单

傅  莹  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主任

金立群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行长

袁  鹏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

章百家  原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

姚云竹  中国军事科学院中美防务关系中心主任

周强武  财政部国际财经中心主任

朱  锋  南京大学中国南海协同创新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吴心伯  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 

达  巍  国际关系学院院长助理

冯玉军  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

刁大明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

樊吉社  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战略研究室主任

陈  琪  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学系教授

黄  靖  北京语言大学国别和区域研究院学术院长

黄仁伟  上海社会科学院前副院长

李  晨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

李  涛  麒麟合盛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刘  丰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策管理学院教授

马晓野  瑞士SGS公司中国区副总裁、前中国驻WTO观察员

曲  博  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所长

沙  烨  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沈丁立  复旦大学国际问研究院教授/前常务副院长

师小芹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研究员

宋国友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副主任

唐晓阳  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学系副教授

王  帅  社科院国家全球战略智库研究员

王  文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

王辉耀  全球化智库(CCG)创始人、理事长

安  刚  《世界知识》编辑、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

薛  力  中国社科院世经政所国际战略室主任

张腾飞  茵宝(北京)体育用品有限公司CEO

赵可金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副院长

赵明昊  中央对外联络部当代世界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周  波  国防部国际军事安全合作办公室安全中心主任

周方银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

胡  波  北京大学海洋战略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中国社科院国家全球战略智库为本次会议提供了学术支持。


上一篇:傅莹出席“变化中的世界与中美关系:方向、选择与路径”研讨会

下一篇:傅莹出席慕尼黑政策论坛并致以主旨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