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学生“中美新声”赴美实践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2023-08-28

7月26日至8月9日,清华大学“中美新声”赴美社会实践支队访问美国。本次活动是清华大学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的一部分,也是清华大学全球胜任力海外实践课程的组成部分。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主任、社会科学学院国际关系学系达巍教授担任带队教师,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校团委、全球胜任力中心、智库中心等单位对支队的活动给予了细致的指导和大力的支持。



“中美新声”实践支队以中美人文交流为调研主题,旨在了解中美人文交流的历史与现实,把握中美关系的基础与挑战,同时通过实地调研帮助同学们更加准确客观地理解美国,增强同学们的全球胜任力。除达巍老师外,支队由来自清华大学不同院系的13名本科生以及1名博士生学生助理组成。抵达美国后,支队在地调研11天,行程1000多公里,沿东海岸依次访问波士顿、纽黑文、纽约、费城、华盛顿等7座城市,共计组织30场座谈,走访6所美国顶尖高校,同10家智库学者深入交流,围绕“人文交流”的关键词追溯历史,触摸当下,并尝试从官、学、媒等多角度多层次理解美国和中美关系。


1.png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美关系的基础在于民间。支队在美国各地都受到了热情的接待。很多对话人都表示,这是他们在三年疫情后接待的第一个中国大学生团组。在不同的城市,不同的机构,面对不同的面孔,支队总听到一个相似的观点:无论中美关系如何紧张,两国人民仍然应当是友好的。中美人文交流只能加强,不能削弱。通过交流对话,支队成员对美国的历史、政治、社会、民情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对中美关系的深厚基础以及当前面临的挑战有了更准确的把握,大大提升了对国际事务的关注度以及跨文化沟通能力、理解能力。同时,我们也与美国各界分享了中国青年对中国与世界的看法,展现了新时代中国青年的精神风貌。


2.png


走访6所美国顶尖高校


作为大学生实践活动,大洋彼岸的大学当然是我们此行的重点。支队此次共走访了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纽约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乔治·华盛顿大学,弗吉尼亚大学6所美国顶尖高校。哈佛大学副教务长欧立德(Mark Elliot)、政府系教授江忆恩(Alastair Ian Johnston)与支队座谈,介绍了他们成为中国通的初心与过程。在耶鲁大学,支队成员到访杰克逊国际事务学院,与Ted Wittenstein教授交流。在纽约大学,支队成员与职业教育学院副院长Carolyn Kissane等学者讨论气候变化与技术变迁。在宾夕法尼亚大学,成员们与中国中心主任Scott Moore等学者讨论人文交流。支队成员在各个大学参观校园,感受着历史悠久的高等学府的学术氛围,还有机会同美国朋辈交流学业、职业规划以及对中美关系、全球议题的看法。通过对话,支队成员打开视野,反观自身。我们发现中美两国青年人实际上有着非常多的共同语言,也都非常渴望交流,因此中美关系的未来仍然可期。


3.png


与10家一流智库深入交流


美国智库是站在国际关系和社会问题最前沿的研究机构,也是支队此行访问的重点。支队共到访10家美国一流智库,同相关专家学者围绕中美关系及中美人文交流深入对话,了解中美关系和美国政治中的最前沿问题。支队在哈佛大学与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主任伍人英(Mark Wu)交流。在耶鲁大学法学院蔡中曾中国中心,与中心主任葛维宝( Paul Gewirtz )教授座谈。在纽约,支队访问美国外交政策全国委员会,与委员会总裁兼首席执行官Susan M. Elliott、亚太安全论坛主任董云裳(Susan A. Thornton)座谈。在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与委员会副总裁白莉娟(Jan Berris)女士等座谈并参观图片展;在美国外交关系委员会(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支队成员与《外交事务》主编Dan Kurtz-Phelan深入交流。在亚洲协会(Asia Society),与协会政策研究所副所长拉塞尔(Daniel Russel)、执行主任罗里·丹尼尔斯( Rorry Daniels )和中国中心联合创始人钱镜等座谈交流。


4.png


在华盛顿,支队到访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与卡内基中国主任韩磊(Paul Haenle)座谈;到访布鲁金斯学会,学会中国中心主任何瑞恩(Ryan Hass)、副主任麦瑞安(Ryan McElveen)、高级研究员Patricia M. Kim介绍了布鲁金斯学会的日常运作模式。支队与史汀生中心中国项目主任、东亚项目共同主任孙韵交流了美国智库的定位、华人在美国智库的发展以及中美教育交流等内容。行程最后一天,支队参访弗吉尼亚大学弗兰克·巴顿领导力与公共政策学院有效立法中心。中心副主任Colin Achilles向支队成员介绍了中心在推动立法实践与改革中的关键作用。


5.png


人文交流


人文交流是本次支队调研的主线,也是支队成员作为学生可以身体力行的部分。支队在行程中追溯和实地考察了中美人文交流的历史,也在一些非正式的活动中感受到流淌在中美两国人民之间的温情的力量。


中美教育交流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留学先驱容闳。容闳1854年从耶鲁大学毕业,是第一位在美国大学获得学位的中国人,耶鲁此后也一直是中美教育交流中最活跃的美国大学。在耶鲁大学,国际事务资深顾问王芳老师向团队成员介绍了耶鲁大学与中国的交流史。在容闳的推动下,清政府从1872年到1875年先后派出四批共120名幼童赴美国留学。这些留美幼童有几位日后对清华大学的建立和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支队成员在康涅狄格州文化和历史博物馆,参观了留美幼童计划150周年特别展览“旅途:中国的留美幼童们”,并拜谒了位于哈特福德的容闳墓园。在华盛顿,支队成员与中美教育基金(USCET)创始人张之香大使见面交流。张大使的父亲张福运是清华庚款留美学生,与清华有着不解之缘。当天傍晚,支队来到美国华人博物馆参观,了解美国华人发展史。从历史到当下,支队成员几乎能够触摸到这条源远流长、今天仍然砰砰跳动着的中美交流文脉。


6.png


在此次行程中,达巍老师的两位朋友为支队举行了两次晚宴。在费城,长期致力于中美人文交流、两军交流的Woody Goldberg和Susan H. Goldberg夫妇盛情邀请支队成员共享晚餐。Woody夫妇精心准备,穿上支队为他准备的清华卫衣,他们的真诚、友好、体贴与努力都深深感动了同学们,很多同学都湿润了眼眶。在华盛顿,美利坚大学教授、前美国驻东盟、蒙古国大使派佩尔·坎贝尔大使邀请支队成员到大使家中做客,并在花园中共进了晚餐。在这些美好的时光中,我们能够体会到,国家间关系归根到底是两国间人民的关系。人文的力量、情感的力量在高政治议题面前看似很“软”,却可能是国际关系中最具有韧性、最经久的力量。


7.png


多层次多角度多方法理解美国


为了更深入地理解美国,理解当前的中美关系,除了与学术、文化界广泛交流之外,支队的调研层次、角度和方法也颇为丰富。


本次调研涵盖了在美国际组织、美国联邦政府和美国地方政治三个层次。在国际组织层面,支队到访纽约联合国总部。除了参观总部大楼外,同学们与联合国政治及维和事务部东北亚及太平洋地区团队负责人Sonja Bachman女士团队座谈。在美国国家层次,支队与美国国务院东亚及大洋洲局的官员 Erik Black、Daphne McCurdy 及 Paul Mignano 座谈了当前的中美关系中的热点问题。在地方政治层次,支队到访康涅狄格州州议会,与州长办公室高级顾问Matthew Brokman交谈康州地方政治议题。


8.png


本次调研也尝试从经济、媒体等不同角度出发,与政治、学术、文化视角形成互补。支队拜访了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与会长克雷格·艾伦(Craig B. Allen)及委员会DC办公室座谈中美经贸关系,了解中美关系“压舱石”的作用与挑战。支队在纽约拜访了美国主流媒体《纽约时报》,在华盛顿则走访了中国国际电视台北美分台(CGTN America),了解在所谓“后真相”时代媒体眼中的中美关系和国际传播。


9.png


除了参观走访、座谈交流之外,支队成员在出发前已经做了大量的案头工作。支队成员参加共计12小时全球胜任力中心海外实践课程讲座,同达巍老师开展两次共计4小时小组辅导,自行组织共计三次6小时线下支队会议安排分工任务、三次6小时线上会议筹备签证、出行等各项事务,搭建学术组+宣传组的并行工作框架,同时建立学习委员/宣传委员-支队长-辅导员-领队老师的审核机制,对接多家校内宣传平台。在美国期间,除了大量座谈之外,支队成员用双脚丈量、用双眼观察美国城市的气韵风貌、触摸美国的文脉。支队成员有机会深入多座城市深入游览:在纽约城曼哈顿自由探索,感受这座城市的多元文化;参观费城自由钟中心国家宪法中心,思考美国主流政治叙事的形成与演变。在华盛顿,参观美国国会图书馆、国会大厦、最高法院、白宫等建筑与华盛顿、林肯、越战纪念建筑,理解建筑背后的政治原则以及这个国家的曲折发展。同学们也有机会徜徉于波士顿艺术博物馆、华盛顿国家美术馆,欣赏人类共有的艺术瑰宝;同学们在百老汇观看了历史题材音乐剧《汉密尔顿》,在欢愉的旋律中回溯美国历史,体验美国的艺术创新。


10.png


中国驻美大使馆


实践接近尾声之际,支队来到中华人民共和国驻美国大使馆,受到井泉公使、彭斗意参赞等使馆领导的接见。井泉公使向团队成员介绍了中美关系当前面临的形势与挑战,回答了同学们关于中国外交与中美关系的一系列问题。公使充分肯定了支队美国之行的意义。他强调,通过书本和媒体了解美国固然重要,但是实地调研将能够使各位同学看到一个更为立体、生动、全面的美国形象。井公使强调,清华大学“中美新声”支队身体力行到美调研,向美国各界直接传递了中国青年一代的声音公使勉励支队成员继续关心中美关系,做好中美之间的“民间大使”,为两国青年交流作出自己的贡献。


11.png

   

上一篇:CISS成功举办第一届美国研究青年论坛

下一篇:欧洲国家青年领军者研修班到访CI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