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波:印度自诩“世界的老师”,这个口号让人很困惑

2023-10-08

编者按:9月27日, 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论坛特约专家周波在香港《南华早报》发表题为“An India seeking gains from US-China rivalry is no guru to the world”的英文评论。周波认为,印度的重要性固然与日俱增,但其奉行的机会主义外交政策,以及从大国竞争中渔利的心态和作为,使其更像伊索寓言中的蝙蝠,因其首鼠两端,绝不可能成为自诩的“世界老师”。


印度的重要性正与日俱增,但到底能有多重要?在20国集团新德里峰会召开前夕,印度各大城市的主要报纸、广告牌和公交车站都宣称印度是“Vishwaguru”, 即“世界的老师”。

这个口号让人困惑。印度能教给世界什么?印度一直以“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自居,但是莫迪总理领导的印度政府正被越来越多人批评为“独裁”和“专制”。9月18日,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在加拿大议会上宣布,有“可信的指控”说明一名加拿大裔著名锡克教徒被杀与“印度政府特工”有关。

尽管印度已成为世界第五大经济体,其发展速度也不容小觑,但即使印度经济能保持5%年增长率,到2050年,印度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也只能达到美国的30%左右,大致相当于今天中国的水平。与此同时,中国已在过去40年间帮助数亿人摆脱了贫困。毋庸置疑,中国在实现经济发展的道路方面有更多经验可以与其他发展中国家分享。

今年1月,印度邀请125个发展中国家举办了“全球南方国家之声”线上峰会,但没有邀请中国、巴西和南非。这大概是因为,如果这三个重量级发展中国家也在场的话,印度可能不好意思标榜自己为“全球南方国家之声”。

印度的真正优势在于,作为一个中等强国,它可以在大国竞争中坐收渔利。在乌克兰危机问题上,中国和印度都采取了审慎的中立态度,但美国选择忽略对印度的不满,因为美国的长期战略需要拉拢印度,抗衡中国。印度就是借此成功说服美国和欧洲,淡化G20声明中的乌克兰危机部分。显然,如果中国是G20东道主,这种共识将更难达成。

1696726211222007243.png

印度9月举办2023年G20领导人峰会(图源:南华早报)

尽管意大利总理梅洛尼曾提出印度可以在促进乌克兰危机结束方面发挥“中心作用”,但这是不可能的。目前已经有几项和平计划摆在桌面上,包括中国提出的立场文件。但除非是莫斯科和华盛顿,而不是莫斯科和基辅,能达成协议,否则这些计划都不会奏效。如果说俄罗斯会听取谁的意见,那一定是中国而不是印度。

印度依赖俄罗斯提供武器装备和能源。但是卡内基俄罗斯欧亚中心主任加布耶夫(Alexander Gabuev)认为,即便是在普京离任后,俄罗斯也将继续依赖中国。中国将长期成为俄罗斯的商品出口市场、核心技术进口来源以及最重要的外交伙伴。

从长远来看,印度与俄罗斯的关系尽管不会中断,但正处于下降趋势。未来几十年,印度仍将需要从俄罗斯进口石油和天然气,但会减少进口俄罗斯武器占比。由于乌克兰危机,俄罗斯向印度交付塔尔瓦级隐形护卫舰的计划已经延迟了。

美国显然非常乐意让印度摆脱对俄罗斯的依赖。加强美印军工合作能否真正增强印度的武器制造能力,还是会使印度军工系统变成一锅更大的大杂烩,我们拭目以待。

印度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与远在天边的美国合作获得最大收益,同时又不激怒其更强大的邻居中国。当下,印度正在受到美国的青睐,一如冷战期间,美国曾主动亲近中国以对抗苏联。对新德里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应该抓住的好时机。如果装蒜是一门艺术,那么莫迪堪称首屈一指的大师。

例如,尽管印度在海洋法问题上的立场相对更接近中国,莫迪仍附和美国“自由开放的印太”这一说法。美国海军曾在中国和印度的专属经济区内开展“航行自由”行动。不同的是,中国海军一定会做出反应,而印度海军则装作什么都没发生。


1696726159555050506.jpg

2021年4月7日,美国约翰·保罗·琼斯号驱逐舰在印度专属经济区内开展“航行自由”行动(资料图图源:美国海军)

中印关系缓和符合两国的利益。以印度重要出口产业的制药业为例,其中70%的活性成分来自中国,同样,印度也是中国的一个巨大市场。这就是为什么中国公司尽管对印度的营商环境不满,但仍考虑在当地投资。

除非中印边境爆发战争,否则印度不会甘心成为美国的棋子。中印发生冲突的可能性很低。虽然2020年6月双方确实在加勒万山谷发生了致命的斗殴,但这是40多年来中印边境唯一发生人员伤亡的事件。

事实上,两国士兵在上述斗殴中只使用了石头和棍棒。这告诉我们,双方都知道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应该向对方开枪。如果真的能吸取教训,双方完全有可能至少再维持边境地区四十年和平。

印度外交政策往好了说是实用主义,往坏了说就是机会主义。但印度左右逢源、八面玲珑的做法不可能使它成为“世界的老师”。相反,印度看上去更像是伊索寓言中的蝙蝠,对即将发生的鸟兽之战首鼠两端,一会儿说自己是飞鸟,一会儿说自己是走兽。印度这样的做法也并不罕见。随着大国竞争愈演愈烈,世界上出现的蝙蝠远比飞鸟或走兽更多。


(本文2023年9月30日首发于“观察者网”,翻译:李泽西;核译:韩桦)

上一篇:周波:金砖组织和G20会陷入“争斗”吗?

下一篇:唐晓阳:国际媒体炒作“‘一带一路’债务陷阱”是出于地缘政治目的